楚天都市報訊 圖為:張良皋教授在家中接受本報記者專訪
  圖為:張良皋教授手書
  □本報記者羅欣 實習生王思遠 攝影:記者葉茂林
  【大家名片】
  張良皋
  91歲,湖北漢陽人。1947年畢業於中央大學建築系(今東南大學建築學院),華中科技大學建築系創始人之一,當代著名建築遺產保護大師,榮獲2013年度中國民族建築事業終身成就獎。代表著作有《武陵土家》、《老房子——土家弔腳樓》、《匠學七說》、《巴史別觀》、《中國民族建築——湖北捲》等。他對土家建築和土家文化進行了精妙的詮釋,稱土家的巴文化對中華文化的形成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,在國內外引起強烈反響。
  在年輕而充滿朝氣的華中科技大學校園,喻家山西二區的教師寓所顯得古老而寧靜。10月底的一個下午,記者走進張良皋教授的家中,感悟他思深語妙的學術論述和蹊徑獨闢的治學視角。
  一方斗室,傢具簡單,書卻隨處可見。客廳掛滿書法作品,昌明法師手書的對聯“細流成巨海,培壤積高山”,格外顯眼。
  雖然已是鮐背之年,他心中仍一直期待:中國建築的文藝復興,什麼時候再次出現?
  盛贊武當山建築群 稱其藝術水準比肩佛羅倫薩
  已經91歲高齡的張良皋教授,精神矍鑠,語調鏗鏘,今年暑期,他還去了趟恩施。只要身體許可,他一有機會就深入到奇山峻嶺中考察,探尋中國人文地理之謎。經過多次實地走訪調查,他認為:“武當山建築群是一個劃時代的進步。從整體佈局、環境規划到建築用材以及造型等各方面,是一個完整的、極為領先的藝術規劃。”
  有人曾疑惑地問他:“你說我們的武當山等建築技術先進,那為什麼中國古代的建築不用磚石,要用木頭?為什麼我們的建築不能像羅馬、希腊、埃及那樣堅硬、保存持久呢?”
  他總是這樣回答:中國古代不是不用磚石,而是許多材料並用,土、木、金、石、革、草等都可以拿來蓋房子,之所以木結構建築多,是因為我們資源豐富啊!埃及或古代歐洲那些國家也想用,但有那麼多木頭可供選用嗎?人家是沒辦法,只有石頭可以取用。經過漢、唐、宋之後,中國的建築在多材並用上已相當成熟與完善。
  他自豪地介紹,在武當山古建築群里,大量使用了磚石、琉璃以及金屬建材。其所使用的磚石比重,甚至超過了北京故宮,而許多殿更是用琉璃所建。這些琉璃大抵是宋代通過與阿拉伯交往而引入的新技術,傳入中國後又有革新。而著名的武當山金頂以全銅鑄造,按明朝初年的構造標準,堪稱最準確的建築模型。
  “直到現在,那個鎦金仍然金燦燦的,這一銅鑄技術在當時是極其先進的。”他贊嘆地說,古代人們焊接金屬常常用“吹焊法”,武當山金頂直到現在都看不見一點焊縫,堪稱神乎其神。古神道上,每隔幾步都釘著鋼釘,牢固得很。與故宮相比,武當山建築群更為大膽地運用了新材料和新方法。此外,武當山的建築與山形美妙結合,處處都讓人佩服。它的建築形式是自由的,服從於山形地勢,沒有拘泥於皇家建築的傳統與規整。
  “在中國建築史上,也是有文藝復興的!”他認為,武當山建築群是中國第二次文藝復興的標誌性建築,自1412年重修、1418年建成,到2018年就是整整600年了。而西方文藝復興之城佛羅倫薩的主教堂,於1419年重修成現在的形態,到2019年也是整整600年。
  “2018年,希望有關方面在武當山舉行一個600周年紀念慶典,來一次與佛羅倫薩的對話,讓歐洲人看看,武當山作為中國建築的文藝復興標誌是否夠格。我們要有這樣的文化自信!”他說。
  呼籲補習傳統文化 向世界展示中國建築優秀面
  “您說武當山建築群是中國建築第二次文藝復興的標誌,那麼第一次是什麼時候呢?”
  面對記者的提問,張良皋教授說,是在隋唐宋時期。“隋唐之際的建築風格氣魄宏偉,嚴整開朗,是中國古代建築第一次文藝復興的開始,一直延續到宋代。”
  令他嘆息的是,元滅宋、清滅明,中國建築進入“全黑時代”,文藝復興的路斷了。儘管如此,張良皋話鋒一轉,“中國人不能因為這個而妄自菲薄,因為中國的建築並沒有輸在起跑線。”
  中國建築藝術傳承被割斷,我們該如何“補課”?中國建築新的復興之路在哪裡?張良皋教授自己拋出問題,沉思了一會兒,說:“應該多向優秀傳統文化學習。但是現在,能做到這一點的建築師太少了。”
  張錦秋院士是張良皋教授最為推崇的對象,因為她一直步履篤實地為中國建築的文藝復興“補課”。“作為梁思成先生的弟子,她推尊傳統,虔誠地模仿復興唐代建築,揚其美、棄其醜。大雁塔景區的三唐工程、陝西曆史博物館、玄奘紀念院、大唐芙蓉園等,她設計的這些標誌性建築作品,都是在向世界詮釋中國。”
  張良皋教授認為,為文藝復興“補課”,就是要讓中國建築傳統參與競放之列,向國人、向世界展示中國建築傳統的優秀面,增強中國建築師的自信。
  去年,在北京舉辦的第十六屆中國民族建築研究會學術交流年會上,榮膺民族建築終身成就獎的張良皋教授,就曾喊出“民族建築,世界朝輝,中為洋用,捨我其誰”的口號。
  呼應莫搞怪異建築 期待更多設計“記得起鄉愁”
  張良皋教授的家中,卧室里全是書,筆記本電腦隱在書堆中,如果不是靠牆放著一張簡單的單人床,你會誤以為是進入了一間書庫。他每天都會看書、看新聞,對建築的研究永葆熱情。
  讓他憂心的是,現在中國不少建築,熱衷於山寨西式建築體系,“山寨是一種缺乏對中國傳統文化自信和認同的心理表現,那樣是不可能促進中國建築藝術再次繁榮和復興的。”
  “習近平總書記在日前召開的文藝工作座談會上提出,不要搞奇奇怪怪的建築。去年,中央在城鎮化工作會議上也特別提出,新型城鎮化的規劃與設計,要讓老百姓看得見山、望得到水、記得起鄉愁。”張良皋教授說,建築是為人民服務的,應該是一個感情容器,可現實是,讓人“記得起鄉愁”的建築不多了。
  他記起一位小學同學,是臺灣友人,離開武漢數十載,前些年回漢,張良皋教授帶他去了幾個地方,“看到歸元寺、中山公園,他都能認出來,覺得特別親切,有濃濃的鄉愁味兒,久久流連忘返。可走到其他一些地方,就沒啥印象,也就沒有感情了。”
  張良皋教授呼籲,規劃者、建設者應該明白,城市建設要尊重文化、尊重歷史、尊重自然,要“保護和弘揚傳統優秀文化,延續城市歷史文脈;要依托現有山水脈絡等獨特風光,讓城市融入大自然”。只有“讓人記得起鄉愁”的建築,才能引起全世界的矚目和共鳴。
  (原標題:張良皋:讓人記得起鄉愁的建築有多少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ei13eiinf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